查看原文
其他

MEDIA | 传媒与人文学院:用专业知识擦亮学院品牌

时代变革日新月异,机遇和挑战接踵而来。站在当下,时代之变与世纪疫情相交织,百年变局与复兴大业相交融。故事,是城市的文化内核;传播,是媒体的使命担当。如何以手中之笔,写好中国故事,汇聚传媒力量?如何仗义执言,让真知灼见掷地有声?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,正以专业献言发声,正用实践给出答案。

1


持续输出,关联城市脉动

近年来,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。在针对疫情进行精准防控、精准施策之外,如何关切、回应疫情之下的民生难题,保障基本民生服务不断档?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院长沈爱国结合自身专业知识,持续输出观点,建言献策。

浙江省从2021年年底开始,要求全省各级融媒体开设“战疫求助平台”,24小时不间断接受在线咨询求助,帮助涉疫地区群众解决“急难愁盼”,取得显著成效。沈爱国表示,发挥媒体融合的信息集纳优势,将浙江省内90个县市区的融媒体平台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,主流媒体的传播力、影响力、公信力,可以在抗疫斗争中快速转化为服务力。

沈爱国的观点首发于新华每日电讯的报道《战疫,这间“解忧杂货店”24小时不打烊》,并得到人民网等多家权威主流媒体转发。他认为,在各级融媒体开设战疫求助平台,能起到多重效果:一是切实解决疫区群众“急难愁盼”;二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舆情风险,真正实现疫情民情和舆情良性互动;三是进一步促进各级融媒体的建设和改革。

随后,沈爱国接受央视记者采访,发挥传播学理论优势,进一步阐发了融媒体发展的前瞻性建议,就是要把各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成“主流舆论引导、综合政务服务、社情民意沟通、舆情监控应对”等功能集于一体的新时代治国理政新平台。

不仅如此,基于对热门话题和政策、舆情的敏感度,沈爱国不断输出专业知识和独到见解:面对未成年人网络直播和打赏问题,沈爱国接受北京青年报和新华社记者采访,强调《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》的重要性,认为“未成年人在对社会各种事物的认知上,有不成熟的地方,比如沉迷游戏、过度打赏、粉丝应援等。他们的三观尚未完全确立,需要社会制定规则来引导和规范他们的行为。“此次新规的出台,正是国家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措施。”得到包括光明网在内的147家媒体转载报道;针对“西湖柳树事件”,沈爱国接受央视和中新社记者采访,指出杭州“还湖于民”的城市管理理念已经深入人心,杭州市民与西湖有着紧密的文化连接,从内心深处把自己当作是城市的主人。所以,一些标志性的城市景观、城市地标、绿化植被,不能随意更改,应当履行提前告知、公开评议的程序,尊重群众的情感需求,尊重一个城市的文化传承、文化底蕴……凡是涉及热点话题、舆情事件、传媒动态,沈爱国总能第一时间在主流媒体上输出知识、表达观点,并引来极大关注。

而持续输出的背后,正是他扎实的专业知识,权威的学界水平,敏锐的城市关切——一位传媒教学和研究者的在场感。

2


服务社会,厚植城市底蕴

立足于万物皆媒、技术赋能的时代背景之下,人们对新闻媒体的定位、对政府的定位有了很大的变化。政府从原本站在传统媒体身后的公共信息把关人,成为一个直接面向受众的发布媒体,一个信息公布的渠道。因此,以怎样的方式服务社会,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,成为了互联网时代之下传媒人的全新命题。

传媒与人文学院正聚集着一群心怀理想、肩担使命、脚踏实地的传媒人,用自己的方式给予回应。三尺讲台之上,他们是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,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教与年轻学子;方寸天地之中,他们是学者,笃行坚守奋进,用自己所拥有的专业能力服务社会文化。

——他被称作“接地气”的研究者,在细分领域专心耕耘。他是浙大城市学院文化与产业研究所副所长阮可。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建言渠道,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对社会痛点的落地解决,参与完成的两项调研成果《关于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 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的建议》和《关于深入推进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文创产品开发经营的建议》,获民进中央2019年度参政议政成果一等奖;他积极投身公共文化服务,探索城市文化魅力,聚焦城乡文化发展,参与开明文化论坛,其中关于“公共文化服务与共同富裕的关系”观点得到中国新闻网报道。

——他是钱江晚报新媒体架构的搭建者,是媒体行业资深的从业者,更是一名师者,搭起联通业界与学界的桥梁。他是传媒与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系主任李晓鹏教授。面对媒介技术变革下新的治理格局,他参与到2021年度浙江省新闻发布评估通报工作中,以专业能力服务社会。这次工作体验让他意识到,政府发布传播的人才缺口,急需大量具有新闻传播思维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去填补这块市场空白,因此,创新人才培育计划,培养新闻传播领域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尤为重要。他牵头建设传媒学院的橙工坊融媒体中心,运用自己的经验和能力,去培养更多拥有新闻理想、想要表达、想要输出的同学,“雏凤初啼出清音,青春打量人世间”,引入媒体资源、提供发光舞台、输出专业人才,橙工坊融媒体中心一直在路上。

——他是会展经济专业的师者,扎根杭州,面向国际。他是传媒与人文学院会展与品牌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张晓明。他在会展学术领域深入探索,开拓创新,将学术和经验结成文字、落到实处。他撰写的《在“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”背景下会展业主管部门的角色定位》一文阅读量达到20多万,对会展主管部门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方向:优秀营商环境的积极创建者、生态会展发展的持续推进者、标准鲜明引领的市场规范者、行业充分竞争的市场监管者、区域协同发展的资源整合者等,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,为推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,提供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更有利的出发点。

3


擦亮品牌,创建城市名片

杭州作为一座文化名城,绵延不绝的皇城古韵和由“水”滋养的人文情怀,是它的城市底色。“立足杭州、服务浙江、面向全国”,传媒与人文学院学院将紧紧抓住新形势下的发展机遇,与高校同类专业实行错位竞争,全力彰显名城名校合作办学的优势。主动对接城市+、数字+、应用+、安康+,突出城市文化的智能传播,将“数字和应用”作为新一轮创新发展的战略制高点,重点做好“服务城市”和“创新应用”两篇大文章,积极开展数字传播、策略传播、智媒技术、地方文化等领域的科学研究,加强与法学、文旅、艺术、医学等学科的交叉复合,承担起培养“大传播”应用型人才的重大使命。

传媒人正不断以自己的方式输出观点、表达态度,以专业姿态和文化内涵擦亮学院品牌。总体上,坚持“创新驱动、以人为本、需求导向、交叉复合、主流引领”的发展思路,对接国家和省市重点发展领域的需求,深耕地方,深度融入城市;聚焦融媒体发展和国家历史文化产业发展,建设“长三角国际传播研究中心”“京杭运河文化研究院”等创新研究智库和平台。

“大传播”应用型人才是传媒人的定位和方向,更是一种责任与使命。那么又该以怎样的方式培养和塑造呢?沈爱国提出了他的规划。

一是以新文科建设为发展方向, 以新闻传播学一流学科为建设重点,学科交叉,深度融合,形成“媒介与数据传播、策略与国际传播、文化与创新传播”三个方向,打造深耕地方文化、讲好中国故事的“创意+智媒”学科建设高地。

二是彰显“强基、多能、融合”的“大传播”人才培养特色,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国际传播视野、扎实专业理论基础、较强服务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三是联合浙江省记协和省内大型媒体集团,联合发起创办“全媒体创新特色班”,并面向全校各专业开放,从而打破专业壁垒,实现新闻生产流程再造,构建“数字+实践”的育人机制。

四是建设“浙江省地市媒体联盟”,为“大传播”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,提供业界资源支持,实现省内地市级媒体产学研基地全覆盖。

五是鼓励学院的专业教师,积极走出去,参与社会治理和新闻传播行业的话语建构,争取话语权,树立权威性,扩大影响力。

规划与实践,是学院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两条缰绳,而今我们已听到奔腾的嘚嘚马蹄。

“如何讲好一个故事”新闻专题讲座,邀请了6位一线实力派媒体人前来宣讲。真实案例剖析、一线记者面对面互动,业内资深的从业者分享他们的心路历程,在橙厅讲述他们的故事,传递热爱的力量。五月底,传媒与人文学院首届文史类论文学术交流会和2022年度新闻传播类论文学术交流会相继召开,在一方自由的学术空间和环境中,老师们探讨学问、互相启迪、共同促进。


 “大学不仅输出知识,还要输出观点、输出思想,这才是大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。”以表达为载体,以学养为支撑,传媒与人文学院将持续输出,服务社会,以专业知识擦亮文化品牌,组建一支叫得响、亮得出去的王牌团队,与城市同行,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篇章。


文字:沈嘉炜 陈晓芬

指导老师:沈爱国

排版:传媒记者团 符若晗

责任编辑:陆思远

往期回顾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